不榖,一作“不轂”,今人簡化為“不谷”。是先秦諸侯之長的謙稱,本為周天子所用,后來周室衰落,諸侯霸主也僭用了,齊桓公就是一例,楚國僭越稱王后也常用此稱呼。
不谷的意思不谷,又作“不榖”。《說文·禾部》谷,續(xù)也,百谷之總名?!安还取钡谋疽馐遣唤Y(jié)果實。水稻不灌漿就不會有稻米產(chǎn)生,這個叫“不谷”。對人來說,就是沒有子女,老絕戶,叫“不榖”、“不谷”。和孤、寡意思相并列。
不谷史書記載《逸周書.大匡》:維周王宅程三年……王乃召……曰:不榖不德,政事不時……
左僖4年(前656年):齊侯曰:“豈不榖是為?先君之好是繼。與不榖同好如何?”
左僖24年(前636):冬,王使來告難曰:“不榖不德,得罪于母弟之寵子帶,鄙在鄭地,敢告叔父。”
左昭26年(前516年):王子朝使告于諸侯曰:……晉為不道,是攝是贊,思肆其罔極。茲不榖震蕩播越,竄在荊蠻,未有攸厎。
大學(xué)院校在線查
高考熱門一鍵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