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年體是按年月日先后順序來記述史實的史書體裁,如《左傳》、《資治通鑒》。紀傳體是以人物為中心線索來編寫的史書體裁,由司馬遷首創(chuàng)。《二十四史》全是紀傳體。
編年體和紀傳體區(qū)別1.編年體:以年代為線索編排有關(guān)歷史事件。編年體史書以時間為中心,按年、月、日順序記述史事。因為它以時間為經(jīng),以史事為緯,比較容易反映出同一時期各個歷史事件的聯(lián)系。
2.紀傳體:通過記敘人物活動,反映歷史事件。紀傳體史書的突出特點是以大量人物傳記為中心內(nèi)容,是記言、記事的進一步結(jié)合。從體裁的形式上看,紀傳體是本紀、世家、列傳、書志、表的綜合。本紀,基本上是編年體,兼述帝王本人事跡。世家,主要是記載諸侯和貴族的歷史。列傳,是各方面代表人物的傳記。書志,是關(guān)于典章制度和有關(guān)自然、社會各方面的歷史。
表,是用來表示錯綜復雜的社會情況和無法一一寫入列傳的眾多人物。優(yōu)秀的紀傳體史書把這些體裁配合起來,在一部史書里形成一個相輔相成的整體。它既有多種體裁的混合,又有自己特殊的規(guī)格。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