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國,為中國歷史上從西周到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一個諸侯國。分為呂齊和田齊兩個時代。本文中,小編整理了相關內(nèi)容,歡迎大家閱讀。
齊國歷代國君簡介1、齊高帝蕭道成
齊高帝蕭道成(427年—482年4月11日),字紹伯,小名斗將,西漢丞相蕭何二十四世孫。南朝宋右軍將軍蕭承之之子。祖籍東??ぬm陵縣(今屬山東省臨沂市),南北朝時期南齊開國皇帝(479年—482年在位)。
齊高帝在宋明帝時為右軍將軍,先后鎮(zhèn)會稽、淮陰,以軍功累官至南兗州刺史。平江州刺史桂陽王休范的反叛,進爵為公,遷中領軍將軍,掌握了禁衛(wèi)軍,督五州軍事。與尚書令袁粲、中書令褚淵、丹陽尹劉秉號稱“四貴”。之后宋皇室成員爭權,自相殘殺,朝廷實權漸集于道成。
2、齊武帝蕭賾
齊武帝蕭賾(440年—493年8月27日),字宣遠,小名龍兒,齊高帝蕭道成長子,母昭皇后劉智容,南北朝時期南朝齊第二任皇帝,482年到493年在位,年號永明。
建元元年(479年),被立為皇太子。建元四年(482年),齊高帝去世,蕭賾即位,是為齊武帝。齊武帝在位期間,十分關心百姓疾苦,武帝還下令多辦學校,挑選有學問之人任教,以培育人們的德行。武帝以富國為先,不喜歡游宴、奢靡之事,提倡節(jié)儉。還延續(xù)其父蕭道成的檢籍政策。齊武帝時,還與北魏通好,邊境比較安定。高帝和武帝的清明統(tǒng)治使江南經(jīng)濟也有了一定的發(fā)展,社會也暫時安定。
3、齊郁林王蕭昭業(yè)
蕭昭業(yè)(473年—494年9月5日),字元尚,小字法身,齊武帝蕭賾之孫,文惠太子蕭長懋長子,母王寶明(追封文安皇后),南北朝時期南齊第三任皇帝。蕭昭業(yè)在位1年,被蕭鸞殺死,終年21歲,葬處不明。
4、齊海陵王蕭昭文
蕭昭文(480年―494年),字季尚,南蘭陵(治今江蘇常州西北)人,齊武帝蕭賾之孫,文惠太子蕭長懋次子,郁林王蕭昭業(yè)異母弟,母宮人許氏。南北朝時期南朝齊第四任皇帝,在位僅七十五天(494年7月25日—10月10日在位)。
蕭昭文初封臨汝公,后改封新安王。歷任輔國將軍、濟陽太守、南豫州刺史、中軍將軍、揚州刺史等。隆昌元年(494年)七月,輔政大臣西昌侯蕭鸞弒殺蕭昭業(yè),立蕭昭文為帝,改元延興。
5、齊明帝蕭鸞
性格嚴明多疑。蕭道生之子,字景棲,小名玄度,蕭齊的第五任皇帝。蕭鸞自小父母雙亡,由蕭道成撫養(yǎng),蕭道成對其視若己出。宋順帝時,蕭鸞擔任安吉令,以嚴格而聞名;后遷淮南、宣城太守,輔國將軍。齊高帝時任西昌候、郢州刺史;齊武帝蕭賾時升任侍中,領驍騎將軍。蕭賾死時,以蕭鸞為輔政,輔佐蕭昭業(yè)。
蕭鸞在494年廢殺蕭昭業(yè),改立其弟蕭昭文;不久又廢蕭昭文為海陵王自立為帝。蕭鸞任內(nèi)長期深居簡出,要求節(jié)儉,停止各地向中央的進獻,蕭鸞晚年病重,相當尊重道教與厭勝之術,將所有的服裝都改為紅色,498年蕭鸞病故,葬于興安陵。
6、齊煬帝蕭寶卷
蕭寶卷(483年―501年),字智藏,齊明帝蕭鸞第二子,南朝齊第六位皇帝。蕭寶卷危局登基,廢殺六位輔政大臣,肅清朝野,政由己出。平定著名將領陳顯達和崔慧景的叛亂,但因裴叔業(yè)降魏,南齊丟掉了南豫州。為了消滅盤踞在雍州的蕭衍,蕭寶卷使用了刺殺和借刀殺人都沒有成功。
蕭寶卷視百姓如草芥,對文武大臣也不知愛惜,動輒大開殺戒。他的表兄弟江祏、江汜因多次對他好言勸諫,他懷恨在心,將二人殺死。永元三年初(501年),蕭衍在襄陽起兵,同年十月,蕭寶卷被近臣所害,年僅十九歲。蕭衍貶他為東昏侯,謚號煬。
7、齊和帝蕭寶融
齊和帝蕭寶融(488年—502年5月2日),字智昭,齊明帝蕭鸞第八子,東昏侯蕭寶卷同母弟,母明敬皇后劉惠端,南朝齊最后一位皇帝皇帝。初封隋郡王,后改封南康王,歷任冠軍將軍、西中郎將、荊州刺史等。中興元年(501年),蕭衍發(fā)兵攻打蕭寶卷,并立蕭寶融為帝。蕭衍進入建康后,便將蕭寶融于中興二年(502年)接入建康。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