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條件關系的關聯(lián)詞有“只要…就…”,“既然…就…”,“凡是…都…”,“只有…才…”,“除非…才…”等。
表示條件關系:分句之間的關系是條件和結果的關系,表示事情或動作的發(fā)生需要或排斥條件。分句之間有偏 、正句之分,前偏后正。
這種復句的偏句提出一種真實或假設的條件,正句則說明在這種條件下所產(chǎn)生的結果。大部分是兩句都有連詞。有一些只在解釋條件的那一句中用關聯(lián)詞。常用的關聯(lián)詞語有“縱”、“乃”、“即”、“則”、“因為……所以”等。條件復句分為一般條件句和排斥條件句兩類:
1.一般條件句:偏句提出條件,正句指出這種條件產(chǎn)生的結果。一般條件句又可分為充分條件句、必要條件句和充分必要條件句。
①充分條件:一件事只需要一個條件,就可以出現(xiàn)相應的結果。如:“只要…就…”,“既然…就…”,“凡是…都…”。
【例】A:你(只要)在這簽字,(就能)享受八折優(yōu)惠購買本商場任何一款商品。
【例】B:小明,你(只要)勇敢地承認錯誤,(就能)得到大家的諒解。不要有什么顧慮。
【例】C:(只要)不來臺風,我(就)可以收幾大籮桂花。
【例】D:(既然)你知道錯了,(就)要徹底地改正,不能再重復犯同樣的錯誤了。
②必要條件:一件事需要很多條件,其中有一個條件是必不可少的:如:“只有…才…”,“除非…才…”。
【例】A:你(只有)在這簽字,(才能)享受八折優(yōu)惠購買本商場的一款特價商品。
【例】B:小明,你(只有)勇敢地承認錯誤,(才能)得到大家的諒解。否則,誰也不能原諒你。
③充分必要條件:一件事有且只有一個條件,且會出現(xiàn)相應的結果。如:“有且只有…才…”。
【例】A:你(有且只有)在這簽字,(才能)享受免費領取本商場的一款特價商品。
【例】B:小明,你(有且只有)勇敢地承認錯誤,(才能)得到大家的諒解。否則,你是不可能得到大家原諒的。
2.排斥條件句:偏句排除一切條件,正句表示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都會產(chǎn)生同樣的結果,不以偏句的條件變化為依據(jù)。也就是說:一件事不需要任何條件,都必定以出現(xiàn)相應的結果。常用關聯(lián)詞有:“無論…都(總)…”,“不管…也(總)…”。
【例】小時候,我(無論)對什么花,(都)不感興趣。
【分析】表示條件關系的關聯(lián)詞語有“只要…就…”;“只有…才…”;“無論…都…”等。它們在使用時是不同的。一件事只需要一個條件,就可以出現(xiàn)相應的結果,這時使用“只要…就…”(即唯一條件);而一件事需要很多條件,其中有一個條件是必不可少的,這時使用“只有…才…”(即必要條件)。句子中所給的條件都包含在內時,就可以使用“無論…都…”這組關聯(lián)詞語了。如:
【例】()下雨,地上()濕。
通過讀句子,我們了解了句子的意思。根據(jù)句子的意思,我們可以判斷出前后兩個分句之間的關系是條件關系。下了雨,地上就肯定是濕的,有“下雨”這樣一個條件,就一定有“地上濕”這樣的結果。表示條件關系的關聯(lián)詞語常用的有;“只要…就…”;“只有…才…”;“無論…都…”等。這個句子中只需一個條件就可以滿足結果,因此我們選擇“只要…就…”這樣一組表示唯一條件的關聯(lián)詞語。填寫后的句子是:(只要)下雨,地上(就)濕。句子表達的意思合理,也很通順,填寫正確。
這個句子填寫“只有…才…”行不行呢?我們來分析一下:填了“只有…才…”后,句子是“(只有)下雨,地上(才)濕?!憋@然,這是不符合實際情況的。因為,很多條件都可以造成“地上濕”的結果,如灑水、擦地等因素。所以,這個句子只能填寫“只要…就…”,不能填寫“只有…才…”。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