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的意思:杏花盛開時,細雨絲絲,卻淋不濕我的衣衫;柳枝搖曳中,微微和風,也不使人感到寒冷。出自宋代詩僧志南的《絕句·古木陰中系短逢》。
絕句·古木陰中系短篷宋 志南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譯文
我在高大的古樹陰下拴好了小船;拄著拐杖,走過小橋,恣意欣賞這美麗的春光。絲絲細雨,淋不濕我的衣衫;它飄灑在艷麗的杏花上,使花兒更加燦爛。陣陣微風,吹著我的臉已不使人感到寒;它舞動著嫩綠細長的柳條,格外輕飏。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賞析“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這兩句,詩人通過自己的感覺來描寫景物。詩人扶杖東行,一路紅杏灼灼,綠柳翩翩,細雨沾衣,似濕而不見濕,和風迎面吹來,不覺有一絲兒寒意,這是耐心愜意的春日遠足。“欲濕”,表現了濛濛細雨似有若無的情景,又暗表細雨滋潤了杏花,使花顯得更加嬌妍紅暈。“不寒”二字,點出季節(jié),說春風撲面,帶有絲絲暖意,連綴下面風吹動細長柳條的輕盈多姿場面,使整個畫面色彩繽紛,充滿著蓬勃生氣。這首詩,從容不迫,在寫景時充分注意了春天帶給人的勃勃生機,富有情趣,所以為崇尚理趣的朱熹所贊賞。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