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繪本教學如何設計,盤點6方面的內容情況!孩子在每個成長階段都需要通過接觸外界的見識來了解世界,而兒童繪本讀物就是很好的書本之一。那么下面就讓我們跟聽力課堂來了解一下英語繪本教學如何設計,盤點6方面的內容情況!一、引發(fā)學生好奇,激發(fā)閱讀欲望 好的繪本,故事情節(jié)中一般都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情節(jié)。老師可以挑出能夠引發(fā)學生好奇的圖片展現(xiàn)給學生,激發(fā)他們了解整體故事情節(jié)的欲望。也可以從繪本圖片中挑出與他們把握的常識不符的圖片,進行提問,調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fā)閱讀愛好。比如My camel這個繪本。可以先從繪本中截取以下圖片,讓學生摸索:這是什么動物,怎么脖子跟長頸鹿一樣長,又能游泳,又能飛? 二、整體讀圖,充分觀察、想象 很多優(yōu)秀的繪本畫面信息非常豐富,遠遠超出了文字部分的內容。這也正符合低段孩子的閱讀特點。他們的識字量有限,必須借助文字和畫面的共同言說完成對故事的理解。假設一開始就聚焦文字,一方面會限制孩子的想象,另一方面也會妨礙孩子對故事的理解。所以,在進入文本前先帶領孩子讀圖,讓孩子站在自己的視角,充分發(fā)揮想象,形成對故事的預設。 在此過程中,老師可以按順序出示圖片,讓學生用英語描述他們所觀察到的內容。老師也可以在人物、地點、活動、感情等方面進行提示,再根據(jù)學生描述的內容,隨機互動。這個過程也是激發(fā)學生充分調用已有背景見識的過程。在此過程中,老師可以進一步了解學生的心理和語言積存,為后面的深入對話做鋪墊。 三、觀賞故事,整體感受 在整體的讀圖過程中,學生會形成自己對故事的預設。不同的孩子甚至會有截然不同的預設。那么作者書寫的故事是什么樣的呢?跟自己的一樣嗎?在讀完圖后,孩子們一般會有這樣強烈的期待。此時是讓孩子靜靜地獨立觀賞故事的最佳時刻。有些老師愛慕在臺前不停地講,生怕孩子脫離自己的視線,是不合適的。一定要給充足的時間讓學生靜靜地享受聽完整故事的巧妙感覺。在此過程中,老師不要停下來提問,不要驚動學生。 讓學生觀賞故事時,一定要讓圖片和聲音同步。畫面和文字是相互印證或者相互補充的。兩者合一才是故事真正要表達的。這個過程可以是老師播放質量高的音頻(包括音質、發(fā)音、感情等),也可以是老師提前練習好發(fā)音和感情,現(xiàn)場講。讓學生充分享受故事本身的情趣,同時感受自己的想象和別人的故事的差別。此時,學生有可能因不謀而合的默契而誕生如遇知己的幸福感,也有可能因看到了新的視角,得到新的啟示而充滿成就感。英語繪本 四、協(xié)助學生將圖片信息和文字信息關聯(lián) 低段繪本,其實不需要文字,孩子們就能把畫面中出現(xiàn)出來的東西理解得很好。但是如何將圖片和文字結合起來?不僅僅是指著圖片教孩子與之對應的詞匯,還要盡可能將核心詞匯橫向拓展,與孩子們熟悉的場景,意象聯(lián)系起來。比如在給孩子們講“My camel has a long neck like a giraffe”的時候,出示的是長頸鹿的脖子。那么學生會認為“l(fā)ong neck”就是長頸鹿的脖子,而不是長脖子。所以此處需要給孩子們展現(xiàn)現(xiàn)實生活中的熟悉事物,讓孩子們真正理解“l(fā)ong neck”中l(wèi)ong和neck之間的關系。比如講了long neck之后,再出示short neck的實例,并問孩子們,是愛慕long neck還是short neck,讓學生在生活實例中充分經(jīng)驗和感受“l(fā)ong neck”和“short neck”這兩個短語的異同。同的部分就是身體部位“neck/脖子”,異的部分就是脖子的特點“l(fā)ong/長”。 五、跳出繪本具體內容,引領學生摸索 在故事的邏輯里走一圈之后,跳出來,摸索:故事的整體邏輯是什么? 還是以繪本故事My camel為例。這個繪本假設只是按照字面意思講解一遍,而不去摸索主人公的這頭駱駝有什么獨特的地方,以及為什么會獨特,就沒有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所講內容和孩子是隔的,無法引起他們的共鳴,也就無法讓孩子們真正理解。 前面幾個環(huán)節(jié)處理過后,可以引導學生摸索幾個問題: 1. Have you ever seen a real camel? 學生回答完后,給學生出示幾種不同體型,活動形狀的駱駝,并讓學生嘗試用繪本中學到的語言描述現(xiàn)實生活中的駱駝。 2. Do camels have long ears? 3. Can camels fly? What animals can fly? 4. Can camels swim? What animals can swim? 5. Why can the boy's camel swim and fly? 以上幾個問題就可以讓孩子緩緩意識到故事中的camel只是男孩的一種愿望。他用自己愛慕的動物特點創(chuàng)造了一個超級寵物駱駝。 可以在以上基礎上進一步問學生愛慕哪些動物的特點呢? 老師可以提供各種特點突出的常見動物的視頻或圖片,包含動物名稱,和突出部位的名稱,最好和繪本中詞匯范疇保持一致,防止學生在詞匯方面遇到太多障礙。 六、拓展活動 將第五個環(huán)節(jié)中的最后一個問題設計成寫繪作業(yè),印在單子上。 Step 1 選出自己最愛慕的動物特點。 以篩選題的形式呈現(xiàn),目的是趁機輸入可能用到的詞匯,為后面的語言輸出做準備。 Step 2 讓學生創(chuàng)作自己的寵物形象。這是在所學繪本基礎上,加入自己的理解、情感、想象。 Step 3 教學生如何將寫繪的作品做成小書。 以上六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前五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都是在不斷地引導學生和文本互動,在不同的情境中,反復輸入繪本中的核心語言,如: long neck, big eyes, big mouth, long ears, camel, giraffe, whale, owl等。并引導學生結合已有生活體味將聲音、文字和意義結合。這樣學生就能在不斷摸索問題的過程中,自然地理解并習得這些表達而不是反復機械地死記硬背。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的綜合輸出活動可以讓學生靜下來梳理前面習得的東西,并為自己所用,獲得駕馭新習得語言的成就感。英語繪本 上述就是聽力課堂小編為大家講解的關于英語繪本教學如何設計的相關內容,相信大家看完以后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了,不同年齡段的繪本內容都是不一致的。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