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服最早由趙武靈王引入中原。胡服進(jìn)入華夏,始于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改革。首先采用這種服裝的趙武靈王,是中國服飾史上最早一位改革者,公元前307年趙武靈王頒胡服令,為了對抗北方游牧族群的入侵,推行胡服騎射。
胡服介紹
胡服是古代諸夏漢人對西方和北方各族胡人所穿的的服裝的總稱,即塞外民族西戎和東胡的服裝,與當(dāng)時(shí)中原地區(qū)寬大博帶式的漢族服飾,有較大差異。后亦泛稱漢人服飾以外的外族服裝。胡服一般多穿貼身短衣,長褲和革靴。衣身緊窄,活動便利。古代常見胡服有圓領(lǐng)袍、曳撒、高腰襦裙等服飾。
趙武靈王是誰
趙武靈王(公元前340年—前295年),嬴姓,趙氏,名雍,冀州邯鄲(今河北邯鄲市)人。東周中后期趙國君主、政治家、改革家,趙肅侯之子,生于趙肅侯十年(公元前340年),卒于趙惠文王四年(公元前295年)。
在位之時(shí),推行“胡服騎射”政策,推動趙國日益強(qiáng)盛,吞滅中山國,大敗林胡、樓煩二族,開辟云中、雁門、代郡三郡,并修筑了“趙長城”,禪位于其子趙惠文王,尊號“主父”。
趙惠文王四年(公元前295年),遭遇沙丘之亂,幽禁而死,謚號“武靈”。從此,趙國諸侯正式稱王。
大學(xué)院校在線查
高考熱門一鍵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