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起來看,這首詩的主要特點和優(yōu)點是善于“以不全求全”,從而收到了“以少總多”、“意余于象”的藝術(shù)效果。小編給同學們整理了終南山知識點,同學們趕快一起來閱讀吧!
【原文欣賞】《終南山》
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
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翻譯:
巍巍的太乙山臨近長安城,山連著山一直蜿蜒到海邊。
白云繚繞回望中合成一片,青靄迷茫進入山中都不見。
中央主峰把終南東西隔開,各山間山谷迥異陰晴多變。
想在山中找個人家去投宿,隔水詢問那樵夫可否方便?
簡介:
《終南山》是唐代詩人王維創(chuàng)作的五律。首聯(lián)寫終南山的遠景,借用夸張手法勾畫了終南山的總輪廓。頷聯(lián)寫終南山的近景,寫煙云變滅,移步換形,極富含蘊。景物或籠以青紗,或裹以冰綃,由清晰而朦朧,由朦朧而隱沒,更令人回味無窮。頸聯(lián)高度概括,終南山尺幅萬里。講述終南山東西之綿遠如彼,南北之遼闊如此,只有立足于“近天都”的“中峰”,才能收全景于眼底。末聯(lián)寫為了入山窮勝,想投宿山中人家。全詩寫景、寫人、寫物,動如脫兔,靜若淑女,有聲有色,意境清新、宛若一幅山水畫。
背景:
開元二十九年(741)至天寶三年(744)之間,王維曾隱居于長安附近的終南山,這首詩大概是詩人隱居終南期間的作品。
字詞:
1.終南山,在長安南五十里,秦嶺主峰之一。古人又稱秦嶺山脈為終南山。秦嶺綿延八百余里,是渭水和漢水的分水嶺。
2.太乙:又名太一,秦嶺之一峰。唐人每稱終南山一名太一,如《元和郡縣志》:"終南山在縣(京兆萬年縣)南五十里。按經(jīng)傳所說,終南山一名太一,亦名中南"。
3.天都:天帝所居,這里指帝都長安。
4.青靄:山中的嵐氣。靄:云氣。
5.海隅:海邊。終南山并不到海,此為夸張之詞。
6 分野:古天文學名詞。古人以天上的二十八個星宿的位置來區(qū)分中國境內(nèi)的地域,被稱為分野。地上的每一個區(qū)域都對應星空的某一處分野。
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一二兩句說,作者自己進入中年以后即開始厭倦塵俗,晚年就歸隱于終南山邊。
B.三四兩句說,作者經(jīng)常獨自游山賞景?!懊俊奔础俺3!?,“勝事”指山中美景。
C.五六兩句寫游山之趣:沿著溪水行至盡頭,還可以坐下來看白云從巖岫間生起。
D.七八兩句中說,作者偶遇山中“林叟”,與之談笑言歡,竟不舍得讓老人回家。
答案:D
好了,終南山知識點就給同學們分享到這里了!
【滬教版高一年級語文下學期六單元終南山知識點】相關(guān)文章:
★ 高中語文基礎(chǔ)知識歸納
★ 高中語文復習之知識點總結(jié)與指導
★ 高中語文文學常識整理
★高考語文閱讀基礎(chǔ)知識點總結(jié)
★ 高中語文基礎(chǔ)知識要點歸納
★ 高考語文閱讀基礎(chǔ)知識點總結(jié)
★ 高中語文基礎(chǔ)知識長短句變換
★ 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識梳理
★ 高中語文基礎(chǔ)知識
★ 高三語文基礎(chǔ)知識點梳理應試精華版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