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何并字子廉,祖父以吏二千石自平輿徙平陵。并為郡吏,至大司空掾,事何武。武高其志節(jié),舉能治?、?為長陵令,道不拾遺。
徙潁川太守,代陵陽嚴詡。詡本以孝行為官,謂掾史為師友,有過輒閉閣自責,終不大言。郡中亂,王莽遣使征詡,官屬數(shù)百人為設祖道,詡據(jù)地哭。掾史曰:明府吉征,不宜若此。詡曰:吾哀潁川士,身豈有憂哉!我以柔弱征,必選剛猛代。代到,將有僵仆者,故相吊耳。
是時潁川鐘元為尚書令,領廷尉,用事有權(quán)。弟威為郡掾,贓千金。并為太守,過辭鐘廷尉,廷尉免冠為弟請一等之罪,愿蚤就髡鉗②。并曰:罪在弟身與君,律不在太守。元懼,馳遣人呼弟。陽翟輕俠③趙季、李款多蓄賓客,以氣力漁食閭里,至奸人婦女,持吏長短,從橫郡中,聞并且至,皆亡去。
并下車求勇猛曉文法吏且十人,使文吏治三人獄,武吏往捕之,各有所部。敕曰:三人非負太守,乃負王法,不得不治。鐘威所犯多在赦前,驅(qū)使入函谷關(guān),勿令污民間;不入關(guān),乃收之。趙、李桀惡,雖遠去,當?shù)闷漕^,以謝百姓。鐘威負其兄,止洛陽,吏格殺之。亦得趙、李他郡,持頭還,并皆縣頭及其具獄④于市。(節(jié)選自《漢書何并傳》)
注:①劇:復雜混亂的地方。②髡鉗:刑罰名,剃去頭發(fā)。這里泛指刑罰。③輕俠:不怕死的強盜。④具獄:罪狀。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官屬數(shù)百人為設祖道 祖:餞送。
B.有過輒閉閣自責 輒:就。
C.并為太守,過辭鐘廷尉 過:路過。
D.將有僵仆者,故相吊耳 吊:哀悼。
2.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何并有才干的一組是()
①舉能治劇,為長陵令,道不拾遺 ②代到,將有僵仆者,故相吊耳 ③罪在弟身與君,律不在太守 ④使文吏治三人獄,武吏往捕之,各有所部 ⑤鐘威負其兄,止洛陽,吏格殺之 ⑥亦得趙、李他郡,持頭還,并皆縣頭及其具獄于市
A.①④⑥B.②③⑤C.①③⑤D.②④⑥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何并,字子廉,祖籍平輿。祖父和父親都從郡吏起家,后來都憑借郡守的身份從平輿遷移到平陵。
B.嚴詡本來用孝行治理潁川,認為掾史是師友。掾史一有過錯,他就閉門自責。知道接任他的是何并,憂心忡忡。
C.潁川人鐘元擔任尚書令兼廷尉,出面為弟弟說情,請求何并將其弟弟鐘威由死刑減一個等次,從輕處理,遭到了何并的嚴詞拒絕。
D.陽翟對趙季、李款蓄養(yǎng)賓客不以為意,抱以輕視態(tài)度,卻仗恃權(quán)勢魚肉鄉(xiāng)里,無惡不作。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吾哀潁川士,身豈有憂哉!我以柔弱征,必選剛猛代。
(2)以氣力漁食閭里,至奸人婦女,持吏長短,從橫郡中,聞并且至,皆亡去。
閱讀附答案:
1. 答案:C
解析:過:拜訪。
2. 答案:A
解析:②嚴詡說的話,與何并無關(guān)。③表明何并不徇私情。⑤差吏依法辦事。
3. 答案:C
解析:A項,祖父和父親都從郡吏起家說法錯誤;B項,知道接任他的是何并說法錯誤;D項,陽翟對趙季、李款蓄養(yǎng)賓客不以為意,抱以輕視態(tài)度說法錯誤。
4.(1)我是為潁川的士人哀痛,我自己哪里有什么憂愁呢!我因為柔順而被征召,(我一走就)一定會選用一個剛強威猛的人來接替我。
(2)(趙、李二人)依仗權(quán)勢在鄉(xiāng)里侵奪別人的財產(chǎn),甚至欺侮良家婦女,掌握著官吏們的把柄,在郡中橫行霸道,聽說何并即將赴任,都逃跑了。
參考譯文:
何并,字子廉,祖父憑借祿秩二千石的郡守身份從平輿遷到平陵。何并起初擔任郡中小吏,直至大司空掾,侍奉何武。何武認為他志向品節(jié)崇高,以有治理復雜混亂地方的才能的名義舉薦了他,讓他擔任長陵縣令,長陵縣道不拾遺,社會安定。
何并升任為潁川太守,接替陽陵人嚴詡。嚴詡本來用孝行治理潁川,認為掾史是師友。掾史一有過錯,他就閉門自責,最終也不嚴詞訓斥。郡中出現(xiàn)混亂局面,王莽派人征調(diào)嚴詡,屬下官員幾百人在路邊替他設宴餞行,嚴詡坐地而哭。掾史問:您是受到吉祥的征召,不應該這樣。嚴詡說:我是為潁川的士人哀痛,我自己哪里有什么憂愁呢!我因為柔順而被征召,(我一走就)一定會選用一個剛強威猛的人來接替我。接替我的人一到,將會有人要遭受酷刑,所以哀悼他們罷了。
這時候潁川人鐘元擔任尚書令兼廷尉,位高權(quán)重。他弟弟鐘威擔任郡掾,貪污了很多錢。何并要去擔任潁川太守,拜訪辭別鐘廷尉。鐘廷尉摘下帽子為弟弟說情,請求何并將其弟弟鐘威由死刑減一個等次,希望能早一點從輕處理。何并說:是你弟弟和你犯了罪,得依照法律來量刑,能否從輕處理,可不是我一個人說了算。鐘元害怕了,趕快派人向弟弟通風報信。陽翟有兩個亡命之徒趙季、李款豢養(yǎng)著許多賓客,依仗權(quán)勢在鄉(xiāng)里侵奪別人的財產(chǎn),甚至欺侮良家婦女,掌握著官吏們的把柄,在郡中橫行霸道,聽說何并即將赴任,都逃跑了。
何并到任后,尋找勇敢威猛并且通曉法律的官吏將近十人,讓文吏處理三個人的案件,武吏去捉拿罪犯,各司其職。下命令說:不是這三個人得罪了太守,是他們觸犯了王法,不能不治罪。鐘威犯的錯誤大多在朝廷大赦之前,流放到函谷關(guān),不能讓他危害民間;如果他不服處置,就逮捕了他。趙季、李款是兇惡之人,雖然逃到遠方去了,應該逮回他們,用他們的頭來向百姓賠罪。鐘威仗恃他哥哥的權(quán)勢,停留在洛陽,官吏殺死了他。趙、李二人也在其他地方被捉住,帶回他們的頭顱。何并在街市上公布他們的罪狀,懸掛他們的頭示眾。
閱讀練習二
何并字子廉,為長陵令,道不拾遺。初,侍中王林卿通輕俠,傾京師。先是林卿殺婢婿埋冢舍并具知之故不發(fā)舉欲無令留界中而已即且遣吏奉謁傳送。林卿素驕,慚于賓客,北度涇橋,令騎奴還至寺門,拔刀剝其建鼓。。并自從吏兵追林卿。行數(shù)十里,林卿迫窘,及令奴冠其冠被其襜榆。自代,身變服從間徑馳去。會日暮追及,收縛冠奴,奴曰:我非侍中,奴耳。并自知已失林卿,乃日:王君困,自標奴,得脫死邪?叱吏斷頭持還,懸所剝鼓置都亭下,署曰: 故侍中王林卿坐殺人埋家百,使奴剝寺門鼓。吏民驚駭,以為實死。
陵陽嚴詡本以孝行為官,郡中亂,王莽遣使征詡,官屬數(shù)百人為設祖道,詡據(jù)地哭,日:我以柔弱征,必選剛猛代。代到,將有僵仆者,故相吊耳。
是時,潁川鐘元為尚書令,領廷尉,用事有權(quán)。弟威為郡掾,臧千金。并為太守,過辭鐘廷尉,廷尉免冠為弟請一等之罪,愿蚤就髡鉗。并日:罪在弟身與君律。元懼,馳遣人呼弟。陽翟輕俠趙季、李款多畜賓客,以氣力漁食閭里,至奸人婦女,持吏長短,從橫郡中,聞并且至,皆亡去。并下車,求勇猛曉文法吏且十人,使文吏治三人獄,武吏往捕之,各有所部。敕日:三人非負太守,乃負王法,不得不治。鐘威所犯多在赦前,驅(qū)使入函谷關(guān),勿令污民間,不入關(guān),乃收之。趙、李桀惡,雖遠去,當?shù)闷漕^,以謝百姓。鐘威負其兄,止洛陽,吏格殺之。亦得趙、李它郡,持頭還,并皆懸頭及其具獄于市,郡中清靜。性清廉,妻子不至官舍。數(shù)年,卒。
(刪節(jié)自《漢書何并傳》)
[注] ①建鼓,柱子上懸著的鼓。②榆榆,指穿在外面的衣服。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先是/林卿殺婢婿埋冢舍/并具知之故/不發(fā)舉欲無令留界中而已/即且遣吏奉謁傳送/
B.先是/林卿殺婢婿/埋冢舍并具/知之/故不發(fā)/舉欲無令留界中而已/即且遣吏/奉謁傳送/
C.先是/林卿殺婢婿埋冢舍/并具知之/故不發(fā)舉/欲無令留界中而已/即且遣吏奉謁傳送/
D.先是/林卿殺婢婿/埋冢舍/并具知之/故不發(fā)/舉欲無令留界中而已/即且遣吏奉謁傳送/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祖道,古代為出行者祭祀路神并飲宴餞行的禮儀。
B.賓客,古時投靠在貴族、官僚、豪強門下的一種依附者。
C.閭里,是古代一般平民居住的地方,可借指平民。用
D.下車,官吏到達任所就職的行為,也指官吏到任并理政。
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何并秉公執(zhí)法。侍中王林卿因殺人被免職,王林卿為了挽回顏面,派人砸毀了官府的建鼓,但受到了何并的追捕。
B.何并辦事周密。他知道王林卿已經(jīng)跑了,命令士兵制下騎奴的頭顱,讓眾人因不知實情而驚駭,以此震懾王林卿。
C.何并不畏權(quán)貴。他的上司鐘元為弟弟求情,要求從輕處罰,但何并仍派武官追捕,把已經(jīng)逃跑的鐘威等人全部殺掉。
D.何并善于治理。他擔任長陵縣令,政績很好以至于道不拾遺; 擔任潁川太守時,處置得當,使郡里局面清平安靜。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并自知已失林卿,乃日:王君困,自稱奴,得脫死邪?
(2)鐘威所犯多在枚前,驅(qū)使入函谷關(guān),勿令污民間,不入關(guān),乃收之。
10.【參考答案】C
【命題立意】理解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解析】具體參考譯文。
11.【參考答案】D
【命題立意】識記文學常識。
【解析】下車,僅指官員初到任,不包含理政之意。
12.【參考答案】A
【命題立意】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
【解析】秉公執(zhí)法不準確;侍中王林卿因殺人被免職錯。
13.【參考答案】(1)何并自己知道林卿已經(jīng)逃走了,就說:王君被圍困,竟自稱是仆人,難能逃脫死罪嗎? (失王君困脫死各1分,大意2分)(2)鐘威所犯的罪許多在大赦以前,將他趕進函谷關(guān),不讓他為害民間,如果他不進關(guān),就把他抓起來。(驅(qū)使污收各1分,大意2分)
【命題立意】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理解與翻譯能力。
【參考譯文】
何并字子廉,擔任長陵縣令,治所了路不拾遺。從前,侍中王林卿與江湖游俠互通聲氣,威震京城。此前林卿曾殺死遇一個婢女的丈夫,把他埋在墓舍裹,何并全都知道這些情況,但認為事情不是發(fā)生在自己任職的時候,又看到他新近免去了官職,所以不想揭發(fā)檢舉他,只想讓他不要逗留在自己境內(nèi)罷了,便派屬吏拿了名片去遣送他。林卿一貫驕傲,不愿在賓客前丟丑,向北經(jīng)過涇河橋,叫一個騎馬的仆人返回縣衙門,抽刀砍爛了縣衙門柱子上懸著的鼓。何并親自率領官吏和士兵追趕林卿。走了幾十里,林卿走投無路,便叫仆人戴上他的帽子披著他的衣服代替他,又換掉自己的衣服從小路向前跑去。恰好在太陽下山時何并追了上來,把那戴著林卿帽子的仆人綁了起來,那人說:我不是侍中,只是他的仆人罷了。何并自己知道林卿已經(jīng)逃走了,就說:王君被圍困(沒處躲了),竟自稱是仆人,難道想逃脫死罪嗎?于是命令手下砍下他的頭顱帶回來,懸掛在破爛了的鼓上,放在城里的亭下,寫道:原侍中王林卿犯了殺人罪,他將被殺之人埋在守護墳墓的房舍內(nèi),又叫仆人砍爛了衙門前的鼓。官吏和百姓都很震驚害怕,以為王林卿真的死了。
陵陽人嚴詡本來是憑孝行做官的,郡里出現(xiàn)騷亂,王莽派人來征召嚴詡,官屬里幾百人為他設置送行的筵宴,嚴詡伏在地上哭起來,說:我是因為軟弱被征召,朝廷必然會選擇剛猛的人來接替。接替的人一到,將會有偃臥不起的人,所以難過。
這時穎川人鐘元擔任尚書令,兼任廷尉,辦事通權(quán)達變。他的弟弟鐘威做穎川郡的屬僚,非法私藏著千金。何并擔任太守,見到鐘廷尉時就把這件事告訴了他,鐘廷尉脫下帽子替弟弟請求減死罪一等,希望早些接受髡鉗刑罰。何并說:罪在你弟弟自己觸犯了國君的法律。鐘元害怕了,派人飛馬去招呼弟弟。陽翟的游俠趙季、李款供養(yǎng)著許多賓客,憑著氣力侵奪鄰里,甚至奸污人家的妻女,抓著官吏們的短處,在郡裹橫行霸道,聽說何并將要來了,就都逃走了。何并一到任就尋求勇猛而且通曉法令的官吏近十人,派文官審理三人的案件,派武官前往逮捕他們,各自有各自的安排。下令說:這三個人不是辜負了太守,而是違反了王法,所以不得不懲治。鐘威所犯的罪許多在大赦以前,將他趕進函谷關(guān),不讓他為害民間,如果他不進關(guān),就把他抓起來。趙、李是首惡,雖然他們逃得很遠了,也應殺其頭,向百姓謝罪。鐘威仗著他的哥哥,停留在雒陽,追捕的官吏捕殺了他。還在別的郡裹抓到了趙、李,取了首級回來,何并把他們的首級和他們的全部罪狀都懸掛在鬧市上,郡里出現(xiàn)了清平安靜的局面。何并品性清廉,妻子兒女不到官衙。幾年后去世。
14.【參考答案】C(2分) E(3分)
【命題立意】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詩歌內(nèi)容的賞析能力。
【解析】C. 中間兩聯(lián)沒有以詞句鋪排極言戰(zhàn)斗慘烈,沒有寫苦戰(zhàn),而是高歌戰(zhàn)斗勝利。E. 詩中沒有自己功業(yè)無成的感慨。
15.【參考答案】尾聯(lián)寫相對于獲得功名利祿,取得連續(xù)勝利(三捷)的諸將(將士們)更希望最終獲得全勝而使敵人來降;表達了作者對將士們奮勇殺敵、不求回報的愛國情懷的贊美,也含蓄地表達了自己對失地盡復的期盼。
【命題立意】本題主要考察學生賞析詩歌思想感情的能力。
16.【參考答案】(1)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2)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3)不知東方之既白
【命題立意】本題主要考查學生識記古代詩文常見的名篇名句能力。
【漢書·何并傳 閱讀附答案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