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一綜合素質(zhì)》中,方法策略某種程度上比知識點的識記更加重要。綜合素質(zhì)總分值是150分,卷面分值達到90分即合格??偣灿腥愵}型,單項選擇題共29題,每題2分,共58分;材料分析題共3題,每題14分,共42分;寫作題共1題,每題50分,共50分。我們今天重點分析材料分析那三道題,第一道是教育理念,第二道是教師職業(yè)道德,第三道是閱讀理解。
材料題的解決分為兩個步驟,第一步明確知識點分類。
第二步是按照答題策略組織答案。
一般材料分析題的答題策略分為四個步驟:
1.讀題目,確定答題范圍。(一般在整個題目的最后一句“用教育觀的角度分析教師做法”,也有可能在第一句。)
2.范讀材料,確定基本觀點。(一般分析材料主體做法的對錯,表達贊同或反對。)
3.精讀材料,標注“主體+行為”,對應知識點。
4.組織答案。
P1總:老師的做法體現(xiàn)了……踐行了……遵循了……違反了……
P2分論點1:知識點+解釋+材料中……
P3分論點2:知識點+解釋+材料中……
P4分論點3:知識點+解釋+材料中……
P5總:綜上所述,我們應該踐行……遵循……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老師。
以上便是今天想要和各位考生分享的內(nèi)容,接下來我們結(jié)合練習題來進行鞏固提升。
【例題——材料分析】有位中學教師上《慣性》一課,他先對慣性這一概念做了簡要解釋,然后要求學生閱讀材料,進行理解識記,待會兒再來重復一遍概念。幾分鐘后提問“什么叫慣性?”同學們都很緊張,只有個別學生愿意回答,老師覺得這個問題很簡單,就叫了一位成績不好的學生回答,不料學生上來就問“老師,如果我們居住的地球停止不動了,那地球會出現(xiàn)什么現(xiàn)象?”班級氛圍一下子熱鬧起來,大家交頭接耳紛紛議論,老師見課堂秩序亂了就大聲呵斥“誰問你這個了,我是讓你復述慣性的概念!”
請結(jié)合材料用學生觀的理論,評析該案例中教師的教育行為。
【答題思路】
1.讀題目,確定答題范圍——學生觀
2.范讀材料,確定基本觀點——教師的做法是錯的,違背了學生觀
3.精讀材料,標注“主體+行為”,對應知識點
4.組織答案。
P1總:老師的做法違反了……
P2分論點1:知識點+解釋+材料中……
P3分論點2:知識點+解釋+材料中……
P4分論點3:知識點+解釋+材料中……
P5總:綜上所述,我們應該踐行……遵循……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老師。
【參考答案】
材料中教師行為違背了“以人為本”的學生觀,沒有做到面向全體學生,公平地對待每一位學生。
首先學生是發(fā)展中的人,學生有巨大潛能,學生在發(fā)展過程中,老師要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材料中教師在面對學生提出的新奇問題時,沒有做到引導啟發(fā)學生,而是呵斥學生,沒有發(fā)現(xiàn)學生的巨大潛能。
其次學生是獨特的人,每個學生有自身的獨特性,學生與成人之間有巨大差異,老師要針對每名學生因材施教。材料中教師面對成績不好的學生提出的問題,為針對其特點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滿足其好奇心沒有發(fā)現(xiàn)學生的獨特性。
最后學生是獨立意義的人,每個學生都獨立于教師的頭腦之外,不以教師的意志為轉(zhuǎn)移,作為教師要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材料中教師在教學中只是機械重復,讓學生識記,沒有面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滿足好奇心,沒有把學生當成學習的主體。
因此,作為教師面對學生的好奇心,我們要結(jié)合“以人為本”的學生觀積極地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