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yè)理念是教師資格考試中必考的考點,每一年都會有一道案例分析題和四道選擇題。其中素質教育內涵出現的可能性很大,所以重點對其進行解讀:
一、知識點
二、考試試題
下面是劉老師在班主任工作會上的交流發(fā)言。
我班上有一個讓各科老師都很頭疼的小男孩,叫小安。他經常在課堂上做小動作,有時還會說上幾句“俏皮話”,引得全班同學哄堂大笑;他的作業(yè)字跡草,龍飛鳳舞……經過現察,我發(fā)現小安雖然調皮搗蛋,但他特別喜歡繪畫,我就經常和他交流繪畫心得,鼓勵他參加學校的繪畫比賽。有一天,小安在我的耳邊輕輕地說:“我是一個壞孩子,成績不好,又不聽話,老師經常批評我,同學們也嘲笑我?!甭犃诵“驳脑?,我心里一緊,小安由于不斷受到否定的評價,對自己失去了信心,于是就破罐子破摔。
找到癥結后,我便對癥下藥。一次,在課堂練習時,我指著他的作業(yè)本說:“你看,這樣亂糟槽的,多不好看啊!你想把字寫好嗎?”“老師,我想寫好,但就是寫不好!”我接著說道:“你沒有去做,怎么知道呢?試試看,好嗎?”他點了點頭,在作業(yè)本上認認真真地寫了一個字,雖然出了格,但比之前有了較大的進步,我不失時機地說:“寫得多好,如果能把字寫小點是不是就更好看?”只見他一筆一劃寫得可認真了,等他把作業(yè)交上來時,我在他的本子上寫了一個“優(yōu)”,并且蓋上了一朵鮮艷的“小紅花”。漸漸地小安也自信多了,字寫得越來越好,學習也更加積極主動,學習成績提高了,還贏得了學校繪畫比賽的二等獎。
問題:請結合材料,從教育觀的角度,評析劉老師的教育行為。
第一、審題1.回答什么——評析2.答題角度——教育觀3.主體——教師第二、分析1.老師沒有因為其成績差而放棄學生——面向全體學生
2.老師針對其癥狀對癥下藥,體現因材施教——個性發(fā)展
3.老師不唯成績論,老師通過美術提高了學生的成績——全面發(fā)展
第三、書寫1.答題模板——原理+原理解釋+分析材料+如何做2.答題要求——分條列點,標志詞明確3.總-分-總
【答案】
劉老師的教育教學行為符合新課改背景下的教育觀,值得肯定。
第一,劉老師的行為體現了素質教育是促進個性發(fā)展的教育。每個人由于先天稟賦、環(huán)境影響、接受教育的內化過程等方面存在諸多差異,因此要求老師對學生進行差異性教育,因材施教,允許學生的特長發(fā)展。材料中,劉老師根據小安的癥狀,給予小安肯定性評價,不斷的激勵,促進了小安的發(fā)展。
第二,劉老師的行為體現了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素質教育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更不是只注重少數人的發(fā)展。材料中,劉老師沒有放棄這個“后進生”小安,反而對他格外關注,幫助小安各方面提升,體現了老師面向全體學生的基本理念。
第三,劉老師的行為體現了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教育。實施素質教育就是通過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等的有機結合,來實現學生的德、智、體、美等方面的全面發(fā)展。材料中,老師不唯成績論,而是通過幫助小安在繪畫方面得到提升,從而促進了成績的提升,學習態(tài)度也有明顯改善。體現了美育,智育和德育等方面的共同發(fā)展。
作為一名教師,應該以劉老師為榜樣,踐行素質教育理念,實現學生全面發(fā)展與個性發(fā)展的統(tǒng)一。
關注微信公眾號“qgjszgks”
回復【考試分析】獲得教師資格筆試考試分析
回復【試講匯總】獲得教資面試各學科試講亮點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