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下猶能有花開
肖復興
秋末冬初,天壇里那排白色的藤蘿架,上邊的葉子已經落得差不多了。想起春末,一架紫藤花盛開,在風中像翩翩飛舞的紫蝴蝶還是季節(jié)厲害,很快就將人和花雕塑成另外一種模樣。
沒事的時候,我愛到這里來畫畫。這里人來人往,坐在藤蘿架下,以靜觀動,能看到不同的人,想象著他們不同的性情和人生。我畫畫不入流,屬于自娛自樂,拿的是一本舊雜志和一支破毛筆,倒也可以隨心所欲、筆隨意馳。
那天,我看到我的斜對面坐著一位老太太,個子很高,體量很壯,頭戴一頂棒球帽,還是歪戴著,很俏皮的樣子。她穿著一件男士西裝,不大合身,有點兒肥大。我猜想那帽子肯定是孩子淘汰下來的,西裝不是孩子的,就是她家老頭兒穿剩下的。老人一般都會這樣節(jié)省、將就。她身前放著一輛嬰兒車,車的樣式,得是幾十年前的了,或許還是她初當奶奶或姥姥時推過的嬰兒車呢。如今的嬰兒車已經廢物利用,變成了她行走的拐杖。車上面放著一個水杯,還有一塊厚厚的棉墊,大概是她在天壇里遛彎兒,如果累了,就拿它當坐墊吧。
老太太長得很精神,眉眼俊朗,我們相對藤蘿架,只有幾步距離,彼此看得很清楚。我注意觀察她,她也時不時地瞄我兩眼。我不懂那目光里包含什么意思,是好奇?是不屑?還是不以為然?正是中午時分,太陽很暖,透過藤蘿殘存的葉子,斑斑點點灑落在老太太身上,老太太垂下腦袋,不知在想什么,也沒準兒是打瞌睡呢。
我畫完了老太太的一幅速寫像,站起來走,路過她身邊時,老太太抬起頭問了我一句:剛才是不是在畫我呢?我像小孩爬上樹偷摘棗吃,剛下得樹來要走,看見樹的主人站在樹底下等著我那樣,有些束手就擒的感覺。我很尷尬,趕緊坦白:是畫您呢。然后打開舊雜志遞給她看,等待她的評判。她掃了一眼畫,便把雜志還給我,沒有說一句我畫的她到底像還是不像,只說了句:我也會畫畫。這話說得有點兒孩子氣,有點兒不服氣,特別像小時候體育課上跳高或跳遠,我跳過去了或跳出來的那個高度或遠度,另一個同學歪著腦袋說:我也能跳。
我趕緊把那本舊雜志遞給她,對她說:您給我畫一個。她接過雜志,又接過筆,說:我沒文化,也沒人教過我,我也不畫你畫的人,我就愛畫花。我指著雜志對她說:那您就給我畫個花,就在這上面,隨便畫。她擰開筆帽,對我說:我不會使這種毛筆,我都是拿鉛筆畫。我說:沒事的,您隨便畫就好!
架不住我一再請求,老太太開始畫了。她很快就畫出一朵牡丹花,還有兩片葉子。每個花瓣都畫得很仔細,手一點兒不抖,我連連夸她:您畫得真好!她把雜志和筆還給我,說:好什么呀!不成樣子了。以前,我和你一樣,也愛到這里畫畫。我家就住在金魚池,天天都到天壇來。我說:您就夠棒的了,都多大歲數了呀!然后我問她有多大歲數了,她反問我:你猜。我說:我看您沒到八十歲。她笑了,伸出手沖我比劃:八十八啦!
八十八歲了,還能畫這么漂亮的花,真讓人羨慕。我不知道我還能不能活到老太太這歲數,能活到這歲數的人,身體是一方面原因,心情和心理是另一方面原因。這么一把年紀了,心中未與年俱老,筆下猶能有花開,這樣的老人并不多。
那天下午,陽光特別暖?;丶衣飞希傁肫鹄咸退嫷哪嵌淠档せ?,忍不住好幾次翻開那本舊雜志來看,心里想:如果我活到老太太這歲數,也能畫出這么漂亮的花來嗎?
(選自《北京晚報》2017年12月12日;有刪改)
1.根據全文,按要求填寫下表(4分)
場景 | 偶遇老太太 | 畫像被發(fā)現 | 老太太畫花 | 得知其年齡 |
我的心理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品味下列加點的詞語,分析其表達效果。(4分)
(1)我注意觀察她,她也時不時地瞄我兩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掃了一眼畫,便把雜志還給我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段劃線句子中的花有多層含義,請結合全文概括。(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好奇尷尬驚嘆羨慕
2.交代了事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1分)以春末盛開的紫藤蘿與初冬凋零的紫藤蘿對比,寫出了時間對人的影響;(2分)反對老太太心未與年俱老。(1分)
3.(1)瞄是注視,寫出了老太太對我舉動的好奇,表現了她的俏皮。(2分)
(2)掃是快速地看,寫出了老太太對我的畫不以為然的神態(tài),表現了她的自信。(2分)
4.明指老太太種的牡丹花;(1分)暗指老太太內心純真,如花般美麗;(2分)表達; 作者希望自己將來也有顆年輕的,熱愛生活的心。(2分)
【筆下猶能有花開 閱讀附答案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