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皇位的傳承,如果不是名正言順,那么背后必定會有著滿滿的血腥,各種政變,或者將反對者誅殺殆盡,這樣也就沒人敢繼續(xù)反對了。男子尚且如此,更何況唯一的一位女帝武則天,她的反對者,必然更是不在少數(shù)。事實上,武則天為了皇位,也的確殺了不少大臣,然而這些大臣當中,卻并沒有程咬金,這是為什么?為什么武則天放過了程咬金呢?
在男人為尊的古代,武則天卻毅然打破了永遠男人稱帝的桎梏,不僅自立為王,當上中國第一個女皇帝,更是創(chuàng)字為“曌”為自己更名武曌,日月當空為其名,可見其野心和膽識。她的狠心,也是世人津津樂道的,醉骨之法對付自己的情敵,為上位殘忍到可以親手掐死自己的親生骨肉。當年她初入宮時,年僅14歲,為太宗降服烈馬,只用三招:鋼鞭狠抽,銅錘擊頭,匕首割喉,心狠手辣,其實自小就已顯現(xiàn)。
武則天在爭奪皇位的道路上,武則天是遇神殺神,遇佛殺佛,反正只要擋了她的路,那就是死路一條。不管是唐朝的功臣還是自己的親身兒子都在所難逃。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所剩無幾,比如宰相長孫無忌,以及對武則天家族有救命之恩的李勣都有很慘的下場,被武則天給族滅。但是有一位功臣卻逃過了這一劫,就是程咬金。程咬金到底是怎么逃過武則天的狠手的呢?
有句俗語叫做"半路殺出個程咬金",可以見得程咬金這個人還是很出名的。在唐朝開國功臣中,程咬金并不是戰(zhàn)斗力最強的,也不是計謀最多的,甚至可以說他也不是最忠心的。但是,他卻是這些人中最惜命、說話最巧的人。在一個個的開國功臣被武則天設(shè)計殺害時,程咬金卻平安的活著。程咬金能平安生活,多虧了他的謹慎小心、巧言善辯以及與百姓間的關(guān)系親和的緣故啊!
程咬金能夠幸免于難得益于他的大智若愚。首先是不結(jié)黨,約束自己及家人不予朝廷權(quán)貴往來,安心過自己的小日子,從政治角度來說完全對武則天沒有威脅。第二是明哲保身,不參與權(quán)利爭斗,憑良心說,武則天行皇帝事,李唐宗室的男人們有一百個理由反對和不甘心,稍微有點頭腦的大臣或宗室人員都得選邊站,但人家程咬金就當什么都不知道,只字不提,說白了就是默認了武則天代唐高宗行皇帝事這個事實。
其實武則天和程咬金能夠有正面上的沖突的機會并不是很多,程咬金雖說是位高權(quán)重,但也畢竟不會像長孫無忌那樣去干涉后宮的事情,而且也不是關(guān)隴貴族集團的成員,所以程咬金并不會和武則天有太多利益上的沖突。其實在武則天稱帝時,程咬金早在665年就去世了,那一年程咬金才77歲。武則天其實也是需要安撫人心的,而且程咬金又沒有公開的反對武則天,武則天自然是不會輕易的殺害他的。
武則天為什么沒有殺程咬金?
武則天雖然不是歷史上第一個獨攬大權(quán)的女人物,但她卻是歷史上唯一一個女皇帝。武則天是個為了權(quán)利不擇手段,她的功過很難評判,她的手上沾滿了淋漓的鮮血。為了登上皇位,殺了無數(shù)的大臣,但是有一人她卻動都不敢動,那就是混世魔王—程咬金。可是為什么權(quán)勢傾天的武則天不敢殺程咬金呢?
第一,做事比較低調(diào)
雖然程咬金有混熟魔王的稱號,但是此人一點也不混,程咬金可以說是十分低調(diào)的一個人物,程咬金做事一直比較小心,武則天稱帝,他也不附和別人反對武則天,不過也不說支持。從來不公開挑釁武則天的權(quán)威,這也讓武則天抓不住程咬金的把柄,畢竟程咬金是四朝元老,也不能給個莫須有的借口將其殺掉,如果這樣肯定會引起朝中諸多大臣的不滿。
第二,功勞較大
程咬金跟著李世民南征北戰(zhàn),立下戰(zhàn)功無數(shù),死后還進入了凌煙閣,成為二十四功臣之一。程咬金還是四朝元老,在朝中聲望巨大,不是那種可以隨隨便便殺掉的人物,就憑他的功勞,在老百姓心中都是神一樣的存在,因此這樣一位功臣,武則天也不會隨便殺掉這樣一位功臣。
程咬金在唐朝是少有的長壽名將,程咬金差不多活了七十多歲,程咬金在李世民在世的時候就曾救過李世民多次,在大唐的危難之際,也一次有一次的幫助大唐化險為夷,可以說是大唐不可多的的福將。
想了解更多歷史故事內(nèi)容解讀,請關(guān)注更三高考平臺。以上內(nèi)容來源于網(wǎng)絡(luò),僅供查閱參考之用。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