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端陽生晦冥,汨羅無處吊英靈
【關(guān)鍵詞】
詩詞名句,寫景記事,節(jié)日,端午節(jié),屈原
【名句】
風雨端陽生晦冥,汨羅無處吊英靈。
【出處】
元代貝瓊《己酉端午》
風雨端陽生晦冥,汨羅無處吊英靈。
海榴花發(fā)應(yīng)相笑,無酒淵明亦獨醒。
【譯注】
端午節(jié)時風雨如晦,天空昏暗,汨羅江上無處可以憑吊屈原的忠義靈魂。
【說明】
《己酉端午》是元末明初詩人貝瓊在端午節(jié)寫的一首七言絕句。此詩描寫了作者于端午時節(jié)觀看風雨有感。起句寫景,第二句興嘆,借景抒情,巧用典故,表達了詩人雖懷才不遇,但能灑脫面對的情感。詩歌運用典故,委婉多姿,工致含蓄,表現(xiàn)了詩人寬廣的胸懷和豁達的態(tài)度。
【賞析】
詩人貝瓊處于元朝末世,元朝科舉考試被廢,漢族知識分子受到嚴重的歧視和壓迫,詩人和當時大多數(shù)的漢族文人一樣,懷才不遇,壯志難酬,心中郁結(jié)。端午時節(jié),風雨如晦,詩人不禁想起了當年投汨羅而死的屈原,屈原忠心為國卻屢遭貶謫,不被重用。千百年后的今日,風吹雨暗,仿佛也是對屈子的祭奠和緬懷。此時整個汨羅江上空空蕩蕩,屈子似乎已經(jīng)被人們遺忘,聯(lián)想到自己所處的當世及堪憂的前途,詩人心中不由得滿腹的傷感和悲痛。
“海榴花發(fā)應(yīng)相笑”,水邊的石榴花開得正茂盛,它們似乎正在嘲笑我呢!“無酒淵明亦獨醒”,晉陶淵明喜飲酒,為人清高守節(jié),不與時同流,就是他不再飲酒,不能給人們留下錦繡的詩篇,他的高風亮節(jié)也是名垂不朽。在詩人的眼里,陶淵明和屈原是一樣的人,他們擁有錚錚的鐵骨,永不迷失自我,是中國真正的文人,他們是最能代表中國的脊梁。
詩人將“榴花”擬人化,一個“笑”字賦予榴花以人的情感,使得全詩生動而蘊含趣味,借榴花之“笑”流露出自己雖有才華但是不得志的情感。同時,詩人引用了陶淵明的典故,運用對比的手法,表現(xiàn)了對陶淵明屈子精神風格的贊揚和追求,具有自警的作用。一個“醒”字給讀者留下豐富的想象,思想深刻,余味無窮。
更多名師名句請關(guān)注“詩詞網(wǎng)”的“名師名句”欄目。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