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襄公十五年,宋國有個人得到一塊寶玉,將它獻給子罕,子罕不接受。宋人說:“我把它給玉工鑒定,玉工認為它是寶物,所以我敢獻給您?!弊雍闭f:“我以不貪為寶,而你以玉為寶。你把寶給了我,當然喪失了寶;但我收下了你的玉,也就喪失了不貪這個寶。這樣,雙方都喪失了寶。不如各守其寶?!彼稳艘娮雍眻赞o不收,只得實言相告道:“小民若是留下寶玉,會不得安寧,所以特地到都城來獻給您。”于是,子罕命一位玉工對這塊寶玉進行了雕琢,送到市場上賣掉,把把賣玉的錢交給宋人,然后派人護送他回家。成語“不貪為寶”表示以不貪為可貴、崇高,也表示廉潔奉公。(出處:《左傳?襄公》)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